根据生产能力选择合适的大豆油精炼设备对于大豆油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本指南旨在深入探讨大豆油精炼的关键技术环节,并提供实用的设备选型原则。
脱胶是大豆油精炼的第一步,需要去除毛大豆油中的磷脂等杂质。脱胶过程通常包括向毛油中加水或加酸。脱胶设备应具备高效的混合和分离功能,例如,设计良好的脱胶罐能够确保油和脱胶剂充分混合。脱胶设备的产能应与整体生产能力相匹配。小型油厂可选择1-5吨/天的脱胶罐,中型油厂则需选择5-20吨/天的脱胶罐,大型油厂则需选择20吨/天以上的脱胶罐。
中和工艺用于去除脱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该工艺通常需要向油中添加碱性溶液。中和设备应能够精确控制碱性溶液的添加量,并确保油与碱液充分接触。中和设备的性能影响精炼油的质量。建议使用节能高效的中和反应器。根据行业标准,中和效率应达到90%以上。
脱色是为了去除油中的色素和其他杂质。脱色过程通常使用脱色塔。脱色塔应具有较大的油与漂白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以确保有效去除色素。脱色过程通常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不同的脱色塔具有不同的容量和性能参数。对于小型油厂来说,容量为1至10立方米的脱色塔可能就足够了,而中型和大型油厂则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脱色塔。
脱臭是从油中去除异味物质的过程。脱臭器是此阶段的关键设备。脱臭器应能够在高真空条件下运行,以有效去除挥发性气味成分。节能型脱臭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脱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成品油质量的重要参数。行业标准要求脱臭工艺能够将油的气味值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冬化工艺用于去除油中的蜡和其他高熔点物质。该工艺对于生产高品质大豆油尤为重要。冬化设备应能够精确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以确保蜡的分离。冬化设备的产能也应与总产能相匹配。
小型榨油厂的产量通常低于10吨/天。对于这类榨油厂,设备配置应选择简单、经济高效的设备。脱胶罐、中和反应器、脱色塔、除臭器和冬化设备等,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容量。但设备仍应满足基本的质量要求。例如,可以选择1-5吨/天的小型除臭器。小型榨油厂的设备配置应注重投资少、操作简便。
中型榨油厂的日产量为10至50吨。这类榨油厂需要更先进、更高效的设备。这些设备应具备更佳的节能和生产效率。例如,可以使用容量为10至20立方米的中型脱色塔。中型榨油厂的设备配置应兼顾成本和性能。
大型榨油厂的日产量超过50吨,需要高端、大容量的设备。这些设备应高度自动化且节能。例如,可以采用日产量超过50吨的大型脱臭装置。大型榨油厂的设备配置应注重高质量生产和长期稳定性。
生产规模 | 脱胶罐容量(吨/天) | 漂白塔容量(立方米) | 除臭能力(吨/天) |
---|---|---|---|
小规模 | 1 - 5 | 1 - 10 | 1 - 5 |
中型 | 5 - 20 | 10 - 20 | 10 - 50 |
大规模 | 超过20 | 超过20 | 超过50 |
选择大豆油精炼设备时,应考虑节能环保指标。节能设备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使用高效电机和绝缘材料可以节省能源。环保要求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和使用环保材料。此外,设备应易于维护。定期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例如,应定期清理漂白塔,以防止杂质积聚。
以一家小型榨油厂为例,该榨油厂最初采用的是一套成本低但效率低的设备,产能有限,成品油质量不高。升级为一套更为合适的设备后,脱胶罐产能为3吨/天,脱色塔产能为5立方米,脱臭器产能为3吨/天,生产效率提高了30%,成品油质量也显著提高。
某大型榨油厂通过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能够降低20%的能耗,提高25%的产能。这些案例表明,根据产能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为榨油厂带来显著的效益。
我公司提供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优质大豆油精炼设备。无论您的油厂规模是小型还是大型,我们都能提供定制解决方案,满足您的特定需求。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请点击此处咨询。